深度 | 精细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年终总结
上一次跟大家分享了精细化工行业及其产业链 的内容,让我们对这个行业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将一起探讨 精细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精细化工
行业现状
多年来,我国重视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把精细化工作为化学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列入多项国家发展计划,从政策和资金上予以倾斜支持。随着科研力量及产能的提升,我国精细化工行业已得到迅速发展,精细化率不断提升。
目前精细化工细分品种与日俱增,其产能、产量、品种和生产厂家仍在不断增长。尽管如此,与化学工业发展历史更加悠久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精细化工产品的整体技术水平仍然偏低,精细化工行业的核心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 高性能、功能化和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进口依存度仍然较高。
相比发达国家的精细化率水平,我国的精细化工行业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我国精细化工行业尚未形成完整的行业体系,精细化率较低。 目前发达国家的精细化率基本上在60%~70%,而我国与这一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我国精细化工产品品种也较少,目前全球精细化工产品大概有10万种,而我国大概有2万种, 仅为全球品种的20%左右。总量不足,质量也不稳定,专业化、功能化、高性能的产品欠缺,难以满足各个市场领域的需要,也制约了下游行业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例如高端电子化学品领域,几乎全部被国外产品垄断。产业链前端的一些产品我们已经做到了世界第一,但越往下游走,品种少,总量不足。 连“量”都达不到领先,更谈不上“质”的问题了。
精细化工
发展趋势
精细化工行业今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
● 针对产业面临的安全、环保、高效、高端化发展的重大课题,从构建新型高效技术体系、实现源头创新入手,整合产业技术创新资源,引领科技资源向优势企业聚集;
● 加大典型化工产品及清洁生产成套工艺的创新开发力度;
●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全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及产品升级换代,促进我国精细化工产业由大国向强国迈进。
其中,产业发展的近期主要目标有:
● 2021年总产值突破5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5%,精细化率超过50%;
● 培育10家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的细分行业龙头企业;
● 行业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率超过20%;
● 升级改造精细化工园区2~3个;
● 成立新领域精细化工技术中心10家,为行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据中研研究院《2020—2025年中国精细化工行业深度发展研究与“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规划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0 1
精细化工市场规模现状
过去十余年,中国化工品市场快速成长,2016年中国化工品销售额达到13310亿欧元,在全球市场达到40%。2006年全球化工品合计销售额18030亿欧元,2016年达到33600亿欧元,增幅达到86.3%,而中国贡献了其中70.2%的增量。
全球化工行业由粗放式的生产向着精细化的转变就是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所造成的。欧美国家的精细化率较高,推动了全球精细化工行业的快速增长,2018年全球精细化工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5457亿欧元。
图表:2015—2018年全球精细化工行业销售额
数据来源:Bloomberg,中研普华
0 2
精细化工需求结构分析
中间体是精细化工产品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类型,其实质是一类“半成品”,下游涉及行业主要集中在医药、农药、染料等。据统计,2014年全球精细化工市场中,医药及其中间体、农药及其中间体是精细化工行业的前两大子行业,分别占比69%、10%。
数据来源:Jan Ramakers Fine Chemical Consulting Group
0 3
重点需求客户
精细化工是生产精细化学品的化工行业。由于精细化工产品具有附加值高、污染少、能耗低、批量小等特点,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各大化工企业巨头的重点发展对象。
近年来,能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发达国家为了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地调整其化学工业产品结构,将化工行业的发展重点逐渐转向发展精细化工产品。一些国际型的化工大企业都在不断的进行产业整合,朝精细化工方面转型。例如,美国的杜邦、德国的巴斯夫、拜耳等企业近年来纷纷出售其基本化工原料产品产业,转向医药、农药、聚合物等精细化工产业发展。
由于这些化工企业巨头对精细化工产品发展的重视,精细化工产品领域的生产技术和新产品开发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近年来,像医药保健品、电子化学品、特种聚合物、复合材料等精细化工产品的发展十分迅速,使得世界精细化工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整个化学工业的发展。由此可见,精细化工产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除了美国和德国之外,像日本、瑞士、韩国等国家也都出现了从传统化学工业向精细化工产业升级加速的发展趋势。而在我国,对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也日渐重视,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已成为世界性的趋势。
0 4
市场前景展望
全球经济增速回落,对化工市场需求支撑减弱。2019年全球化学品市场需求仍将继续增长,但增速将减慢。信用评级机构穆迪认为不仅北美和欧洲化学品需求增长将放缓,更重要的是,中国的需求增长也在转弱。中国大宗化工产品市场放缓已经十分明显,继而会逐步传导至产业链下游,但预期盈利能力仍将保持较好状况。
近年来,精细化工已成为化工行业主要的利润来源和经济增长点,全球的精细化工行业仍有着发展空间。
会议概览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精细化工是当今化学工业中最具创新活力的领域之一;我国部分领域的精细化学品已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关键核心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差距,高性能、功能化和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一定程度上依赖进口,精细化工科技创新的任务依然艰巨。
为帮助国内企业解决技术瓶颈,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快企业新产品的开发,增进业内的技术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促进精细化工领域的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定于2020年12月23—25日在杭州市召开“2020精细化工产品开发与生产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交流会”。会议旨在围绕精细化工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共性问题开展研讨交流,增进不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创新,建立产、学、研、用深度合作的开发模式,推动中国精细化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请各有关单位积极派员参加,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办单位
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
二、时间地点:
时 间:2020年12月23日-25日(23日全天报到)
地 点: 杭州市(地点确定直接通知报名者)
三、会议费用:
会务费:2500元/人(含会议费、资料费等);同一企业报名2人以上2200元/人。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四、拟出席嘉宾及交流内容
排名不分先后
1、工业化流动合成反应器应用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郭 凯
2、连续流微通道技术在荧光碳量子点与表面活性剂合成中应用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导
林良良
3、喷射回路反应器在有机合成中应用与工程实践
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教授
梅 华
4、微反应加氢和氧化技术在精细化学品连续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清华大学化工系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张吉松
5、微反应技术在医药化工的工业化应用探索
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教授
夏春年
6、新观点——表面活性剂的分子学原理
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倪恨美
7、“组合碱”在甲苯苄位官能化中的应用研究
南京工业大学先进化学制造研究院教授、氟化学应用技术研究所副所长
毛建友
8、微通道反应器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教授
张月成
9、精细化学品的连续化工艺研究与创新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副教
万 力
10、微反应绿色合成技术及其在医药化学品合成中的应用
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教授
苏贤斌
11、疏水易过滤分散核壳黄颜料的制备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精细化工系教授
张天永
12、 药物中间体-对氨基苯酚的四相态反应器开发
安徽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教授
李广学
13、 醇、酮绿色连续合成工艺开发及工业应用
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教授
王荷
14、偶联反应在医药中间体研发中的应用
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教授
吴晓进
15、电化学合成与智能装置在精细化工产品中的运用及多相流动体系中的相界面精准控制与过程强化
浙江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院博导
莫一鸣
16、暂定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导
易文斌
17、生物质平台化合物高效制备药物中间体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教授、博导
刘建国
(其他相关专家报告正在预约中,敬请关注……)
五、主要交流内容:
1
医药中间体和精细化学品的研发及应用;
1、我国医药中间体和精细化学品研发进展及前景;
2、医药中间体及精细化学品的研制开发思路及实践;
3、生物技术、手性、含氟、杂环等系列医药中间体研发及产业化;
2
新型催化剂及催化新技术的研发及应用;
1、氧化合成甲缩醛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和应用;
2、芳香烃类化合物催化选择氧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3、催化甲苯选择性氧化制备苯甲醛;
4、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用于烯烃环氧化反应的研究;
5、催化剂制备及其在甲苯催化氧化中的应用;
6、连续不对称催化氢化生产(S)-异丙甲草胺工业化技术;
7、绿色合成技术催化加氢在生产农药专用中间体上的应用;
3
新型表面活性剂的研发及应用;
1、油脂基绿色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
2、特种表面活性剂及功能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研究;
3、表面活性剂的绿色应用;
4、新型表面活性剂及其在日化等工业领域的应用;
4
精细化工产品绿色合成新技术新工艺;
1、精细化学品合成、催化、节能降耗新技术;
2、关键药物中间体的合成新工艺技术;
3、精细化工企业如何运用微反应、连续流工艺降低反应安全风险;
4、高级氧化反应在精细化学品生产中的应用;
5、精细化工产品绿色合成工艺及助剂合成技术;
6、喷射回路反应器在有机合成中应用与工程实践;
5
精细化工产品绿色合成新技术新工艺;
1、连续多级搅拌反应器工程放大与工业应用;
2、工业化流动合成反应器应用;
3、连续流微通道工业化应用技术;
4 、微通道反应器在合成反应中的应用;
六、论文征集:
七、参会对象:
精细化工领域的教授、专家;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精细化工及原料中间体研发机构、生产企业;催化剂研发机构、生产企业;设备开发、设计与制造企业的负责人及技术开发人员、市场开发人员等。
八、联系方式:
联 系 人:裴小明
电子邮箱:hghy2012@126.com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